位置: 首页 > 执政为民 正文

学习曾希圣同志执政为民、勇于改革的崇高精神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9-02-26 21:20

  今年10月18日,是坚定的无产阶段革命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优秀的中共党员曾希圣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回顾希圣同志的一生,确实是革命战斗的一生,开拓创新的一生,作出卓越贡献的一生。他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为我国人民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干了三件大事:一是开创我军情报技侦工作,在长征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曾被授予二级红旗勋章。毛主席说:“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周总理说曾希圣同志是“总参三部创业的人”。二是组建新四军七师和开创皖江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之后,希圣同志临危受命,在十分不利的条件下,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消灭敌伪一万多人,七师自身由两千人发展到三万多人,根据地扩大到三万多平方公里,打通了与二师、五师、六师的联系,并为军部提供了大量经费和物资上的支援。三是解放以后,又长期在安徽工作,先后担任皖北区党委书记和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达十二年之久。他在安徽搞的许多建设,现在还能看到它们的重要作用,例如大别山区的五大水库,一批铜、煤和钢铁企业,安大、工大、安医大、安农大等高等学府,直到今天人们都还赞赏希圣同志的许多设想和规划具有战略眼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他一向十分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殚精竭虑、卓有成效地抓治淮、抓“三改”、抓责任田,充分体现了他关心群众疾苦,勇于战胜困难的胆识和才干。

  希圣同志是我的老领导、老战友,我长期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而且主要是协助他搞农村工作,这里我想着重就治淮、“三改”、“责任田”这三大工程讲一讲希圣同志作出的重大贡献,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

  安徽长期多灾贫困,农业落后,民不聊生,淮河水患是一个重要原因。解放以后,又接连遭受严重水灾。希圣和区党委同志一边大力抓救灾,一边积极筹划抓治淮。他早在1950年8月1日给周总理报告灾情的同时,就提出了根治淮河的设想和办法。1950年10月国务院决定成立治淮委员会,实际上由希圣同志主持工作,挑起了治理淮河的重担。在实施治淮的过程中,他经常轻车简从,到沿淮地区考察研究,多方听取群众和专家的意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形成了一套切合实际、勇于创新、富有远见的治淮方略。主要有这样几条:一是强调“蓄泄兼顾”,提出了抗洪水与治内涝相结合,防洪与抗旱相结合,治干流与治支流相结合,治点、线与保全面相结合,治水与改种相结合的一整套治理方针。二是统筹规划,上中下游分别治理,通力合作,做到治淮一盘棋。三是坚持依靠和发动群众治水,国家实行以工代赈,既有利于工程修建,又有利于帮助群众克服困难。四是在工程实施中,强调调查研究,讲究科学,先要搞好设计,而后组织施工,确保重大工程顺利进展。希圣同志亲自抓的一些治淮大工程,当时都处于领先水平;特别是淠史杭水利灌溉工程,现在灌溉面积已达1000万亩以上,并且发挥了很好的综合效应,在国内外都被誉为水利建设的杰作。

  在狠抓治淮的同时,希圣同志又进一步思考,怎样才能做到防灾保收,发展农业,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为了从历史到现实,针对安徽特点,探索农业生产规律,达到避灾增产的目的,他亲自查阅了大量安徽史志,专门研究了安徽的气象特点和耕作习惯,多方面向农业、水利专家请教,并积极进行小型试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农业生产的三项改革办法。1953年9月他在省委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推行“三改”的倡议,经讨论基本上统一了认识。1954年1月1日在《安徽日报》发表了他亲自撰写的文章:《论“三改”对防灾保收和争取丰收的重大意义》,指出“三改”就是:第一,在经常遭受涝旱灾害的地区,改变季节的收成比重,增加比较稳产保产的夏收比重;第二,因地制宜地改种高产作物,改种耐水作物,改变某些作物的播种方法,主要是油菜等由点种改为育苗移栽。第三,改变广种薄收的习惯,大量积攒农家肥料,实行深耕细作和精心管理。“三改”办法在推行中,一度出现要求过高过急的现象,希圣同志一再强调并亲自为《安徽日报》撰写社论,倡导要“积极领导,因地制宜”,用“积极领导”来克服保守思想,用“因地制宜”来防止冒进情绪。“三改”办法在推行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955年更取得较大幅度的增产,粮食总产达到230多亿斤,超过国家下达计划的28.22%。1956年1月在杭州向毛主席汇报安徽农业“三改”情况,受到了毛主席赞扬和鼓励。现在看来,“三改”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做法,对今天发展农业、避灾增产仍有现实意义。

  特别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在倡导和推行“责任田”上作出的独特贡献。人民公社化以后,由于“五风”肆虐,安徽农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出现了严重的饿、病、逃、荒、死。面对这样严峻的局面,希圣同志和省委一面检查工作中的错误,一面采取措施狠煞“五风”,压缩城市占用的农村劳力,加强农业第一线。与此同时,希圣同志反复考虑如何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他认为必须从改变农业生产管理体制入手,加强联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样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1960年冬他兼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的时候,即多次对去济南汇报工作的安徽省负责同志提出先在山区搞一些“责任到户”的试点。1961年2月,在他亲自主持下,派工作组到合肥市郊蜀山公社南新庄生产队进行试点,形成了定产到田、责任到人的一套办法,简称为“责任田”。在广州中央工作会议上取得毛主席同意试验之后,立即在全省逐步推开,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到秋季实行“责任田”的生产队已占总数的80%以上。当年大见成效,普遍获得较好收成,不仅吃上了饱饭,完成了征购,还有相当数量的粮食通过肩挑、人拉、汽车运、火车装,流到附近省份。据河南同志反映,从我省淮北地区流入的山芋干就达5亿斤。1962年春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曾专程到宿县表示感谢。在推行“责任田”过程中,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疑虑和非议,希圣同志认真听取和研究,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了明确的回答和精辟的阐述,达到了一定的理论高度。这也为新时期的农村改革提供了有益的精神财富。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左”的指导思想日甚一日的情况下,希圣同志挺身而出,冲破“左”的禁锢,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责任田”。这种超人气魄和改革精神是十分难能可贵的。1982年10月胡耀邦同志来安徽视察工作,谈到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制时说,曾希圣同志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驱。这就是历史的结论,是公道、正确、深刻的评价。

  今天,我们纪念和缅怀曾希圣同志,首先要学习他坚持执政为民,一心一意为人民求解放、谋利益的崇高品质。他几十年如一日,始终牢记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战争年代,立场坚定,不怕艰险,有勇有谋,屡立战功,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奋战在多灾贫困的安徽,始终惦记着人民的温饱与安危,亲临一线抓救灾,与群众同甘共苦;竭尽全力抓治水、抓“三改”、抓推行“责任田”,千方百计为广大农民脱贫解困、过上好日子而忘我奋斗。他在工作中经常强调的是:一切为了最大多数群众的最大利益,我们的全部任务就是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我们要以这种精神为动力,更好地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们纪念和缅怀曾希圣同志,还要学习他注重调查研究,努力掌握事物发展规律,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的革命精神。根据革命的需要和党的安排,他先后从事过多方面的工作,不论在哪个部门或地区,不论搞武装斗争还是同大自然作斗争,他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掌管的工作中,努力找出它的规律和特点,制定相应的对策,开创新的局面。他组建军事情报技侦工作,经无到有,苦心钻研,积极探索技侦规律,做到运用自如,屡建奇功。在三年困难时期,他勇于冲破重重阻力,独排众议,据理力争,大力推行“责任田”,充分显示出他的过人胆识和改革精神。我们今天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更应以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和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教科技体制改革,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我们纪念和缅怀曾希圣同志,还要学习他对人民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持严肃认真、雷厉风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他一贯忠于革命和人民,长期废寝忘食地战斗,一丝不苟地工作,不怕艰难困苦,不怕风吹浪打,敢于和善于战胜各种困难。他勇于坚持真理,也不回避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他光明磊落,襟怀坦白,自觉按照党的组织原则办事;他对工作、对干部要求严格,对自己也严格要求,始终保持革命本色,做到了拒腐蚀、永不沾。我们在新的征程中,一定要牢记“两个务必”,在各项工作中坚持务实、为民、清廉,在各项改革中善于攻克难关,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勇于战胜困难,为富民强省作出更大的贡献。

  同志们,希圣同志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三十六年了。可以告慰于他的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安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在阔步前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大为改善,正在聚精会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遗志,学习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和优良品德,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安徽省委的领导下,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向前进。王光宇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