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中国各地 > 中国农村 正文

敢为人先 肥西小井庄触动中国农村改革

作者: 来源:admin 关注: 时间:2018-07-17 03:23

敢为人先 肥西小井庄触动中国农村改革

敢为人先 肥西小井庄触动中国农村改革

小井庄全景。

敢为人先 肥西小井庄触动中国农村改革


  村民正在展示万里座谈会会址照片。

  开栏语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前进之路上,总有深刻的印记留给了合肥这座城市。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各行各业都发生着改变历史的一个个瞬间,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正如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中所说,历史之中有一些时刻,影响深远,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

  即日起,江淮晨报将开设《勇向潮头立》专栏,寻遍合肥街头巷尾,重访四十年间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我们将以亲历者的口述,档案馆里的记载,为你重新翻开历史的记忆,讲述故事,见证发展。

  沿着最美省道“杨桃路”向西,成林的绿树把初夏的骄阳挡在了繁茂的枝叶之上。当眼前出现一片崭新的白墙黑瓦的新民居,提示着目的地已经临近。

  小井庄并不难找,一块刻有“小井庄”三个大字的高大门楼,在数十米外就很醒目。在它的背后,一片白墙黑瓦的小楼中间,还藏着三间草顶泥墙的茅屋。

  屋前立着的一座名为《破茧》的铜像,记录着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与农民座谈的场景,一切似在诉说着这里的不平凡。

  1978年的夏天,这里的农民从“借地度荒”开始,率先尝试“包产到户”责任制。而这一创造,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而这一方式影响了江淮大地,触动了中国农村改革。

  亲历者的抚今思昔

  75岁的黄德富身材瘦小,皮肤黝黑,一口肥西方言说出来,声音洪亮。

  1978年,隶属山南区馆西大队的小井庄和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不同,这里采用“大呼隆”的生产方式,农民们听着生产队干部的哨声上工、下工,集体劳作,人和时间都被束缚在了土地上。除去公粮、统购和种子,全村人均口粮不到500斤。经营管理和分配体制,难以调动农民的秋种积极性。全县秋种进度缓慢,部分社队甚至进行不下去。

  黄德富有5个儿女,但他也无法通过更辛苦地劳作赚取更多的收入。当时的人们,干一天十分工,也就八九角钱,只够补贴家用。为了填饱肚子,他经常想些点子,有时候是把花菜放在饭里,一起煮熟填饱肚子。有时候用上当时很流行的方法:先把大米炒一炒,再煮米饭的话,饭量会增加。

  1978年夏季,情况发生了变化。村民们发现,自春天以来,就再没有下过一场畅快的雨了。田地成片地裂开,庄稼成片地枯萎,就连山岗和荒滩上的野草都干枯了。全县100万亩农田中有70%受灾,中晚稻绝收。

  人对饥饿的记忆格外敏感。

  年纪略长的村民对三年自然灾害还心有余悸。“会吃不上饭吗?会饿死人吗?”人们难掩焦虑。

  6个小时“碰撞”出包产到户

  时任山南区委书记汤茂林没有少跑田埂。

  1978年9月1日,汤茂林蹲点柿树岗公社,白天在田间督促秋种,晚上就带领干部党员学习《关于当前农村经济政策几个问题的规定》(简称为“省委六条”)。其中有一条对大家触动很大:就是要根据不同农活,生产队可以组织临时或固定的作业组,定任务、定质量、定时间、定工作;有些只需要个别人完成的农活,可以责任到人。一些人从中读出了含义和希望。

  9月15日的晚上,在柿树岗黄花油厂南仓的一间会议室里,汤茂林首先传达了省委《六条》和“借地种麦”的决定,希望大家动脑筋想办法,借此机会搞好秋种,并组织党员进行讨论。会议只讨论一个问题:如何在1979年多收点粮食度过饥荒。解决问题的办法则是:把地“借”出去分给村民,包产到户,搞责任田。

  不知经历了多少轮的探讨和争论,这场后来被记入史册的会议,整整开了6个小时,一直持续到凌晨。

  现有的资料记录下了会议内容:讨论秋种方案,决定采用“四定一奖”(即定土地、定产量、定工分、定工本费和超产奖励、减产赔偿)办法。议定:定土地,全大队每人包一亩地种麦,半亩油菜;定工本费,每种一亩地生产队补贴五元,用于买种子、化肥;定工分,每种一亩地记工200分;定上缴,每种一亩地小麦上缴队200斤,油菜每亩100斤;奖惩,超产全奖,减产全赔。

  山南“黄花”花开遍地

  曾参与过会议的柿树岗乡黄花村原支书解绍德向记者回忆说。“9月15日晚,会议共到会23名党员,一致同意借地种麦、种油菜。”会议一结束,全大队立即行动起来,划任务、落实到人,不到两天时间,1700亩土地就分包完1420亩。田地分包到户后,社员天不亮就上工,中午不休息,一人带几套工具。牛犁不动就用锹挖,生产资金不足就四下筹措,半个月就播种小麦997亩、油菜249亩,保质保量地完成了秋种任务。

  分田过后,村民的种田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男女老少全部奔到田头拿起了锄头。天旱地犁不动,就用锹锄,用手刨。这样,硬是赶在冬季来临之前,将种子种了下去。

  山南区馆西大队小井庄生产队也开始借鉴黄花大队的做法,并进一步把“四定一奖”这个纸上的分配形式也取消了,使“包产到户”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彻底,措施简便,效果明显。全面实行包产到户,农业发展的春天正在来临。

  资料显示,1979年春耕时,肥西全县已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占23%,夏种时占35%,双抢时扩展到50%,年底已有8189个生产队包产到户,占总数的97%。汤茂林也因敢于冲破束缚,在全区推行包产到户,被群众称为“汤大胆”。

  万里视察给予肯定

  1979年,山南区用超过1978年三倍的粮食产量证明了包产到户的决定是正确的:全区大、小麦总产2010万斤,比去年同期增长两倍之多,超额完成定购任务。交售国家粮食1000万斤,比去年同期增长1倍。过去没有搞包产到户,即使是风调雨顺之年,每年上缴给国家入库的麦子只有60多万斤。

  包产到户焕发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也解放了生产力。

  时任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这一年两次来到山南视察。

  5月21日,万里轻车简从,来到山南公社视察,并召开座谈会,了解“包产到户”的具体做法,向区社干部问了一些问题,并表态“不用怕,试点是我同意的。关键要把生产搞上去。”万里来到小井庄,看到地里庄稼长势喜人,赞扬“小井庄干得好!”他和社员们一起座谈,说:“请放心,允许试。”

  时隔半年,12月13日,他第二次来到山南小井庄。听说山南区提前超额完成国家粮食征购任务时,他欣慰地说:“确实增产了!”并向中央进行了汇报。

  如一夜春风般,肥西山南人包产到户的做法和成效传播开来。《中国农村改革发端》一书中写道:肥西县农民的这一创造,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而这一方式影响了江淮大地,触动了中国农村改革。

  日子越来越好村民住上小洋楼

  而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山南人的日子也越过越好:1980年底,小井庄部分家庭开始给草房子铺上瓦;1985年,村里有4户人家盖了砖瓦结构的新房。

  1992年,黄德富家里盖起了楼房,曾经要为吃饭发愁的他,如今对新鲜蔬菜的偏爱多过大鱼大肉。

  绿树环绕的小井庄,如今是游客常临的3A景区,村民李列仓的小店,就开在小井庄文化广场旁。他告诉记者,早在 2005年,他就率先从村民手里流转几十亩地,种植哈密瓜和蔬菜,取得了很好的效益。2009年,小井庄在全省成立首个村级土地流转合作社,第二年该村3600亩土地全部流转。李列仓的父亲正是当年小井庄包产到户带头人李祖忠,而今,他的女儿在常熟办起外贸服装厂,还带着11位乡亲一起致富奔小康。

  “改革开放以来,小井庄基础设施、农民收入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民的收入成倍翻番。”小井庄村支部书记李志应告诉记者,如今乡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大量外出劳动力正在逐渐返乡。

  三间茅草屋见证四十年风雨路

  万里来山南座谈使用过的茅草房是山南唯一40年不曾改变的景象。在一排排整齐划一的二层小洋楼中间,在一片崭新的白墙黑瓦当中,这三间茅草屋格外醒目。屋顶上还铺着厚厚的茅草,墙壁是混合着秸秆的泥土。走进屋内,还放着当年用的桌椅、茶罐、茶碗、农具、纺车,仿佛时光在这里静止了。

  如今,见证了中国四十年农村改革的“风风雨雨”的这三间茅草屋,成了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里的主体组成部分。屋前立着万里与农民座谈的铜像,取名《破茧》。

  纪念馆正门左侧的整面墙壁刻着邓小平同志1980年5月31日的一段话: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

  在纪念万里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总书记习近平这样评价万里和肥西的改革,“他大力支持和推广肥西县‘包产到户’和凤阳县小岗村‘包干到户’的做法,推动全省农业管理体制变革。万里同志领导的安徽农村改革,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次艰辛和成功探索。”(于巧妮/文 高博/摄)



(此文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仅代表作者言论,由此文引发的各种争议,本网站声明免责,也不承担连带责任。)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返回顶部】 [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最新图文
  亚欧日报是大型综合日报,亚欧日报网路报是一家大型的网络报电子版,新闻信息涵盖四海五洲,新闻内容五花八门,新闻视角独特敏锐。